



到底什么是汽車熱管理?佰睿安小編來給大家說一說。
1.不發生實車熱害(塑料件老化,變速箱發動機開鍋等)
2.冷卻系統的精確化設計(按需設計冷卻系統,不做過度余量的設計)
3.熱管理系統的高效率運行(對熱管理需求本身進行設計與優化)
為什么要做汽車熱管理?因為存在熱害,會開鍋,會拉缸。這是在一百多年前造車先驅就已經意識到的問題;那么是不是我們做大散熱器+大風扇+隔熱材料就萬事大吉呢?顯然也不是,性能太好造成的暖機損失和空調暖風性能的下降也是大家不希望見到的;所以我們做出了更符合現階段車輛放熱需求的冷卻系統就可以了呢?答案依然是“NO”,因為設計階段這樣那樣的限制,實際車輛設計邊界總有不合理之處,比如換熱器安全杠距離太短,導致死區過大啦;引擎艙布局不合理,導致風量分配不合理啦;水泵選型不當,導致換熱器效率低啦,等等。因此,從需求的角度上來說,依然是可以做進一步優化的。
所以說,汽車熱管理的三個階段,其本質就是:
①明確熱管理的設計底線:不發生熱損害
②明確熱管理的設計上限:不過度設計
③優化熱管理的中心值:站在整車角度優化熱管理系統,提升效率
熱管理設計階段的提升,實際上歸結為兩個字:節能,或者說的直白點就是省油。目前的解決方案就是以小型化&效率高的設計方法,滿足這三個階段的需求。而且,隨著以后油耗要求的不斷提升,通過熱管理提升發動機的熱效率,必然會變得越來越重要,從現在的趨勢上來看,近年來熱管理的產品也越來越多,熱管理系統的復雜程度和標定的困難程度也是逐步提升。熱管理水平也會成為一個整車廠的重要競爭力。
然而,眾所周知,任何整車廠都是圍繞著動力總成開展研發的。一直以來,冷卻產品作為發動機的“跟班”,都是被動接受整車需求。而要實現熱管理的第三階段,就必須和動力總成同步進行研討,甚至,向動力總成提出要求,為了實現熱管理系統的高效率,需要怎么做;而且不光是設計階段要做,甚至從產品企劃,發動機的規劃階段就需要開始對熱管理系統和發動機進行預研和匹配。一旦自上而下的意識依然是“水箱風扇什么的有什么技術含量?我們改不了,你們自己看著辦。”的話,熱管理自身就成為了一個偽命題。惟有從認識上統一的前提下,才能夠獲得相應的資源去進行熱管理的工作,相應的,試驗也好,匹配也好,其實都是方法和積淀的問題,都是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進步的。
